top of page

樹林酒廠與台灣酒業的百年傳承:紅露酒、米酒與高粱的歷史軌跡

已更新:5月19日

台灣的酒文化,深植於歷史的土壤之中。從日治時期的專賣制度到現代的多元釀酒風貌,樹林酒廠作為台灣最早設立的酒廠之一,見證了這段豐富的歷史。本文將深入探討樹林酒廠的發展歷程,並介紹台灣酒業的代表性產品,包括紅露酒、米酒與高粱酒。

早期樹林酒廠於樹林車站附近
早期樹林酒廠於樹林車站附近

樹林酒廠的歷史沿革


樹林酒廠創立於1906年,最初為「樹林製酒公司」,位於台北州海山郡鶯歌庄彭福字樹林。1922年,更名為「臺灣專賣局樹林酒工場」,成為全臺灣唯一的紅麴製造工場。1935年,品牌「蘭英」及「玉友」的老紅酒銷售至日本及中國華南等地,樹林酒工場被譽為「臺灣酒造界的聖地」。1947年,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第四酒廠,仍以生產紅麴、紅露酒為主。1957年,再次冠回地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樹林酒廠,並研發陳年紅露酒。1999年,廠區遷移,成立民營的「樹林酒廠」,繼續生產紅麴、釀造紅露酒。



紅露酒與紅麴文化


紅麴,作為東方釀造技術中的珍貴食材,不僅賦予酒品迷人的自然紅色,更蘊含濃厚的文化底蘊。結合高粱的純正風味,這款酒散發出獨特的香氣與溫潤的口感,每一口都像是在細品歲月的醇美。

為了讓紅麴找回昔日榮耀,「樹林紅麴發展協會」、「紅麴文化節」應運而生,引起越來越多的共鳴。地方耆老開始研究讓紅麴發展多樣化,開發紅麴發糕、紅麴果凍、紅麴肉粽、紅露酒蝦、紅露黑棗、紅麴香腸等創意產品,翻轉年輕人對紅麴的刻板印象。




樹林酒廠的代表性產品


一、樹林最佳代表——紅露酒

紅露酒是一種融合紅麴釀造工藝與台灣本地風土的傳統米酒,由糯米經紅麴發酵而成,色澤呈現深紅透亮,酒體柔順,香氣溫潤。早年主要用於烹飪,如紅露酒蝦、醉雞、麻油料理等,如今也發展成精緻飲品與特色伴手禮。

作為台灣最早投入紅麴釀造的酒廠,樹林酒廠自日治時期便專精於紅麴製造,歷經百年仍持續推出紅露酒系列產品,包括風味濃郁的「紅露酒750ml」、「紅露紀念酒」等,皆由天然紅麴與選米純釀而成,無人工色素與香料,深受市場與料理職人肯定。不論是佐餐品飲或入菜提香,樹林酒廠的紅露酒都是傳統與品質兼備的代表之作。




二、紅麴高粱文化紀念酒

這款紅麴高粱酒,融合了酒廠百年傳統技藝與現代釀造理念,成為傳遞歷史記憶與創新精神的象徵。酒香清雅,入口柔和,酒體醇厚卻不失清爽,帶有絲絲甘甜回韻。這款酒不僅深受品酒專家的讚譽,更成為無數饕客心中的風味典範。



三、樹林百年紀念高粱酒

為了紀念酒廠百年歷史,樹林酒廠推出了這款百年紀念高粱酒。採用100%台灣在地高粱為原料,並堅持使用古法手工釀製。濃郁醇厚的高粱香氣,配上56%的驕人酒度,展現了高粱酒的力與美。




四、米酒的歷史與變遷

台灣的米酒文化源遠流長,尤其在料理中扮演重要角色。然而,隨著法規的變動,米酒的生產與銷售也經歷了多次調整。例如,2002年台灣加入WTO後,米酒的稅制調整導致價格上漲,引發「米酒之亂」。後來,政府修正稅法,將米酒改為按料理酒課稅,使其價格回穩,並促進合法生產。



台灣酒業的發展與挑戰

台灣的酒業在歷經專賣制度的限制後,於2001年開放民間釀酒,帶動了在地酒廠的興起。然而,國產酒面臨進口酒的競爭,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。例如,國產葡萄酒因口味偏甜,逐漸被消費者冷落,而進口葡萄酒則因價格與品質優勢,受到青睞。此外,釀酒葡萄的種植面積也大幅縮減,影響國產酒的原料供應。


儘管如此,台灣仍有許多酒廠致力於創新與品質提升,推出具有在地特色的酒品,如以本土水果釀製的果酒,以及融合傳統與現代技術的烈酒,展現台灣酒業的多元面貌。



結語

樹林酒廠,作為台灣最早設立的酒廠之一,不僅見證了台灣酒文化的變遷,也積極推動紅麴文化的傳承與創新。透過多樣化的產品與活動,樹林酒廠成功地將傳統與現代結合,期待成為台灣酒業的領導品牌。

Comments


北大總部

新北市樹林區大成路20號

TEL:0919-572-605

台北旗艦

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號61巷8弄6號B1

(捷運內湖站2號出口,步行4分鐘)

TEL:0989-223-104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© 2025 by 飲Joy特殊酒

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
bottom of page